从各区域的分布来看,园区以1824套的库存量排在各区域首位,占了市区写字楼总库存量的33.5%。姑苏区尽管新住宅类房源供应有限,但写字楼库存量却颇为可观,以1350套的量位居各区域第二,占比24.8%;相城区和高新区分别以1144套和809套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。
写字楼产品分布的不均衡,是影响成交量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比如,以园区为例,目前湖西CBD区域和湖东旺墩路金融和商业氛围颇浓,而园区近八成的写字楼产品位于这两个板块。仅以湖东而言,就有丰隆城市中心、中新公积金大厦、晋合广场、圆融星座等十余个大体量写字楼项目,这还不包括未来“第一地标”——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。
统计显示,5月份,市区写字楼销售均价为21672元/平方米。由于写字楼单体销售面积较大,一套写字楼动辄就要上千万元,因此有不少需用写字楼的单位会选择放弃购买,采用租住,这也是影响写字楼成交量的另一个原因。
同质化严重5月份仅成交47套
地段是衡量一幢写字楼价值的重要指标,交通、人流、商贸汇聚度是一幢写字楼升值潜力所在。“是否位于城市中心区域,这决定了写字楼物业的档次。像园区湖东、高新区狮山路区域都是商业金融集聚的地方,可以为开发商带来稳定的现金流。而且目前苏州正处于转型阶段,这些区域更容易受到开发商青睐。”有业内人士这样分析,由此带来的是写字楼一个销售困局:即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。很多写字楼处于同一地段,区位优势相同、交通配套共享、产品类型相近。
不少开发商坦言,写字楼堪称是物业类型中最难去化的一类,甚至比酒店式公寓更难销售。根据365地产家居网统计,5月份市区写字楼共成交47套,计2.53万平方米,业绩最好的楼盘销售量也不足10套。对于庞大的库存量,这样的成交量显然只是杯水车薪。
破解销售困局
要靠三产发展
写字楼销售困局的突破并非易事。记者了解到,市区部分写字楼的开发商也曾尝试过多种销售形式,比如整层出售,或者将写字楼改成酒店式公寓后出售,有一定的效果。数据显示,市区5月份成交的写字楼,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的占了总量78%,成交总面积达到了1.97万平方米。整层出售营销中,开发商通过总价的让步,来刺激了成交,加速资金回笼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写字楼市场的冷暖与该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成正比,若一个区域的金融服务行业还未发展到一定的规模,即便地段优良,也很难支撑起写字楼市场,更无法吸引投资客关注。因此,写字楼产品要想走出销售困局,需要的是区域三产快速发展、用产品差异化取代同质化等多种力量的推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