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,全球经济持续回暖,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,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,内外资投资需求保持活跃。在各种有力因素的推动下,我国写字楼市场的发展势头趋向良好。在北京,由于“十二五”规划将其打造为世界城市的利好消息刺激,北京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,更是引爆了2011年北京写字楼市场的全面爆发。
根据中国写字楼研究中心(CORC)的最新统计数据,2010年北京写字楼市场运行状况保持强劲增长态势,全年表现超出所有研究机构的预期。截止2010年12月,北京写字楼市场平均售价24788元/平方米(建筑面积报价),与2009年相比上涨16.8%;平均租金169元人民币/平方米/月(建筑面积报价),与2009年相比上涨29%;平均空置率19.7%,与2009年相比下降35.6%.从供需关系来看,2010年写字楼市场新增供应达235.2万平方米,与2009年同比减少28.3%.同时市场整体吸纳量为156万平方米,较2009年上升18.2%。
让我们把眼光回望,审视那段看似辉煌的04、05写字楼集中放量的年代。在当时,所有面市的写字楼都打了鸡血似的亢奋。宣广的调性都是噢噢的唱着高调,无一不在标榜自己是石家庄最牛逼的写字楼。利用着石家庄市场底蕴浅薄的盲点,以点带面,大力宣扬着什么“5A”、“CBD”、“超5A”、“花园办公”、“政务中央”等噱头。一时间概念飘飞在石家庄写字楼市场的上空。一时间是乱花渐渐迷人眼,也比较成功的挤压了一些真正有钱(当然也有需求)的人们进驻。但毕竟石家庄市场没有太多的品牌企业,没有很发达的第三产业或者说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不够发达。又加上那些开发商一味追捧概念,让概念飘飞到空中,却没有用真切的实在的具体的事与物接住。或者是说也接住了,但不完全,还有很多很多,呱唧,直接落到了地上。到了06年,那些被乱花迷了眼的人才发现真实的现象是“芳草才能没马蹄”。
当住宅市场高风险压力突显、大量资金急切寻求新的投资渠道之时,处在政策边缘的非住宅地产,特别是写字楼物业成为资本的新目标。多方消息显示,一些品牌开发商开始审时度势,纷纷转向非住宅地产,特别是写字楼的开发。一些个体投资客、企业投资客,甚至私募基金、金融保险等资本,也开始持币关注写字楼市场。据业内人士估计,从投资客到开发商,新政后至少有数千亿资金计划或已经进入写字楼市场。尽管此消息的真实性有待确证,但从资本的内在流动逻辑看,这一趋势还是可信的。